【长沙晚报】开学第一讲 | bbin直营网党委书记谢永红:以三重淬炼续写附中荣光

发布:管理员 来源:未知 日期:2025-09-01 人气:
 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日讯(全媒体记者 张炎炎 通讯员 梁文婷)今天,在bbin直营网桃子湖校区2025-2026学年开学典礼上,bbin直营网党委书记谢永红与师生们共谈家国情怀的话题。从抗战烽火中的“教育救国”,到今日攀登科技高峰的“创新报国”,变的是时空,不变的是附中人“自强不息”的赤子丹心。他呼吁每一位附中人淬历史之魂,守文明星火不坠;淬担当之志,破科技困局在前;淬血性之魄,越时代巅峰之巅。
bbin直营网党委书记谢永红。  学校供图
       bbin直营网党委书记谢永红。 学校供图
       以下是讲话节选:
  尊敬的各位领导、来宾,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:
  大家上午好!
  麓山苍苍,湘水泱泱。当秋阳再次照亮攀登之路,我们共同开启新学年的征程。值此庄严时刻,我们铭记:八十年前——1945年9月3日,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,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,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。今天,我想跟老师和同学们谈谈家国情怀的话题。
  在这承载百廿荣光的校园,让我们以附中人的名义,向为民族存续而献身的先辈致以最深切的缅怀!
  回望烽火连天的岁月,附中人的身影始终挺立在救亡图存的前线。1938年日寇铁蹄逼近长沙,广益中学师生冒着轰炸西迁沱市,警报声中以木船载书桌、双肩扛黑板徒步百里。1932年6月,执中中学(附中曾用名)毕业生周迪恒,作为南京驱日敢死队队员,在辽宁兴城车站战役中英勇击敌,血洒疆场,为国捐躯,年仅24岁。 1944年衡阳保卫战硝烟弥漫,十几位广益高中生含泪高唱校歌奔赴战场:“广益,广益,湖南革命策源地……光荣犹未已!”他们的姓名或许湮没于历史长河,但“公勤仁勇”的校训精魂,早已熔铸进民族复兴的血脉!
  八秩光阴弹指过,未敢忘危负岁华。这份精神在新时代依然灼灼生辉——刚刚过去的八月,当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洪校友荣膺未来科学大奖时,他坦言:“破解量子困局,要有战场冲锋的‘玩命’狠劲!”从抗战烽火中的“教育救国”,到今日攀登科技高峰的“创新报国”,变的是时空,不变的是附中人“自强不息”的赤子丹心!
  同学们,站在历史的交汇点,我以三重箴言赠予你们:
  第一重:以史铸魂,在回望来路中扎牢精神根基
  初一年级、高一年级的同学们:当回溯1938年始,面对日寇铁蹄南侵,学校被迫颠沛流离,三迁校址,在战火中顽强延续教育火种; 当凝望1939年湘江波涛——曹孟其校长逆流西迁常宁,高呼“为图学校之生存,必负战时教育之责!”,在祠堂庙宇中延续文明星火。捐躯见赤忱,迁校守文脉!唯以研究精神扎牢根基,方能在动荡时代挺立不屈脊梁。此谓家国情怀之根!
  第二重:以歌明志,在时代召唤中扛起兴亡责任
  初二年级、高二年级的同学们:且听九一八事变后长沙街头的呐喊——广益“晨呼队”少年破晓疾呼“勿忘国耻!”,以稚嫩肩膊唤醒沉睡山河;且看黄明校友驾机飞越生死“驼峰航线”,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建立功勋时,他展现的是附中人跨越时空的勇气与担当!晨呼醒民魂,飞越护寰宇! 此谓家国情怀之魂!
  第三重:以行证道,在淬炼筋骨中锻造钢铁脊梁
  初三年级、高三年级的战士们:且看1945届校友张履谦院士——在朝鲜战场用自制罐头盒破解美军电子干扰,捍卫祖国领空。且观1955届校友张学东中将——从附中课桌走向导弹发射场,五十九岁披戎装护卫国疆,将毕生所学奉献给国防现代化! 沙场砺血性,重器铸国魂!今日愿你们如他们般,以“考场即疆场”的锐气迎战升学攻坚,以“笔锋似剑锋”的胆魄征服科技险峰!此谓家国情怀之刃!
  老师们,同学们!八秩烽火淬炼的脊梁,正托举着我们攀登的脚步。当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手中,愿每一位附中人,以三重淬炼续写附中荣光:
  淬历史之魂,守文明星火不坠!
  淬担当之志,破科技困局在前!
  淬血性之魄,越时代巅峰之巅!
  愿每一位附中人都成为民族复兴之火种!让抗战精神的星火,点燃青春远征的炬塔;让攀登路上的足迹,续写民族复兴的华章!
       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icswb.com/h/100104/20250901/943446_m.html